公司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公司应建立《法律和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确定责任、明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定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最重要的包含岗位纠正、班组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应当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消除隐患。整改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查结束后,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属地负责人进行通报。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
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做多元化的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明确治理行动负责人和完成期限报直接上级核准, 抄送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及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验收结果提交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隐患治理情况做考核,考核结果应用到隐患治理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绩效考评。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公司各级(公司、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1.5重大隐患治理 公司对重大事故隐患应结合自己的生产经营真实的情况,采用风险评估(评价,以下同)方法对事故隐患后果进行定性分析,并根据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事故隐患的风险等级。
具有重大及以上风险的事故隐患,应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此外,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按照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
(1)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和产生有毒有害化学气体的生产装置,仓库、罐区等储存设施,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区、厂外道路、相邻工矿公司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2)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设施、运输装卸设施、电力线路、办公生活区等,相互之间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3)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储存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 或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公司应依据自己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来说包括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岗位级等。
2.1公司级检查一般来说包括公司安委会组织的综合性检查、季节性隐患排查、节假日检查、事故类比检查,公司分管负责人对分管区域、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定时进行的履职检查等。
2.2部门级检查包括公司内设备、技术、安全等职能部门组织进行的专业性隐患排查等。
2.3车间级检查一般来说包括车间级负责人组织本车间/科室管理人员进行的专项检查及综合检查。
2.4班组级(岗位级)检查一般来说包括班组按照策划组织对设备、现场进行的周期检查日常隐患排查及员工随机检查。
公司应根据不同隐患排查目的编制安全检查表。(详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表)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公司应当及时组织评估。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区域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公司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隐患治理责任人按照“所有隐患必须立即治理”的原则按照治理计划尽快完成隐患治理。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 治理前要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必要时一线操作人员及基层管理人员有权立即停车,消除危险能量。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有关人员对治理情况做验收, 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公司应组织对治理情况做复查评估。
公司应根据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和安全检查表及隐患排查标准做隐患排查,形成《隐患排查清单》,(详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表)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完善,公司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涉及的文件制度全部建立并有效运行;
——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清楚各自的职责并积极履行;
——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隐患重复发生事件显著下降;
公司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评估等级、整改期限、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会议纪要、正式文件等,也应归入事故隐患档案。
排查发现隐患后,检查人员以隐患整改通知、审核报告等形式将隐患信息告知属地部门,并抄送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